當陽光的溫度越來越低,當白晝的時間越來越短,當草木枯黃,落葉滿天,蟄蟲休眠,溪水成冰.冬季的第一個節氣——立冬,來了!
立冬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,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。此時秋冬交替,“水始冰;地始凍;雉入大水為蜃”。
立冬時節的五臺元境,初霜已過,氣溫已寒冷。緩緩流動的小溪水面初凝,但未至于堅也。山中的冬日來得要早,現在只等初雪的來臨,讓這片山谷美成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。
“黃楊倔強尤一色,白樺優柔以半疏”,這是宋代詩人紫金霜在《立冬》一詩中寫到的景象。五臺元境的立冬時節,五彩繽紛的深秋已接近尾聲,伴隨冷空氣而來的大風把紅的、黃的一掃而光,只剩下明朗、堅強的樹干和已入墨綠的萬畝青松。
“萬物皆生于春,長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”?!对铝钇呤蚣狻分袑Α岸钡慕忉屖牵骸岸?,終也,萬物收藏也”。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,收藏入庫,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。
此時的五臺元境,村民們早已把秋收的小米、高粱、油菜籽,白菜、蘿卜、土豆等食物收藏入庫,以備漫漫寒冬的生活所需。雖然不像動物一樣冬眠,但“貓冬”是冬日里不可或缺的習俗。勞動了一年,終于等來冬日里的修養將息。
過冬如修行。歷經了春的生機、夏的躁動、秋的靜美,如約而至的便是冬的安寧。四時各有所屬,萬物道法自然。寒冷而純凈的冬季,給了我們最好的休息時間,天地萬物都在此時平和下來,開始內心的修行。
坐落在五臺山腳下的五臺元境,先天受佛韻禪意潤澤,再加之天然純凈的自然環境和傲寒獨立的萬畝青松,使這里充盈著自然與文化雙重禪意。冬日的山中,常常有三五結伴的村民、游人前往五爺廟靜修,或踩著陽光漫步山林,每當這時,便不得不讓人贊美這片承載心靈的凈土。
立冬,與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稱“四立”。是民間“四時八節”之一,古時民間以豐富多彩的習俗盛情迎接“立冬”。立冬是十月的大節,在中國民間有祭祖、飲宴、卜歲等習俗,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,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,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,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。
對于“吃貨”來說,立冬亦是“唯有美食不可辜負”的節氣。眾多立冬習俗中,始終離不開一個“吃”字。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,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。諺語“立冬補冬,補嘴空”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由于南北方差異,南方立冬喜歡配合雞鴨魚肉進行“藥補”,而北方立冬則喜歡吃餃子。秋冬季節之交,正契合了餃子的“交子之時”的說法,也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,人們認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受凍??傊?,北方的立冬,是離不開餃子的。
拿出霜降時節剛剛收獲的大白菜,做成白菜肉餃子,鮮香美味,堪稱冬日里的“御寒神器”。寒冷的天氣里,任何微小的溫暖,都顯得彌足珍貴。冬天雖至,心底的豐盈卻讓人如沐春風。
北風往復幾寒涼
疏木搖空清且朗
免責聲明:
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網觀點,版權歸權利人所有,如若存在版權問題,請您來信來電(admin@nanbeiyou.com,4000-716-516)聲明,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