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山東麓長城腳下的蔡峪村始建于清康熙九年,這里四面環山,峽谷悠長,峭石嶙立,上百年的滿族四合院保持完好,可以留宿的茅草屋使人覺得有置身“世外桃源地”。
蔡峪村位于燕山東麓長城腳下,始建于清康熙九年(1670年),全村258戶、643口人,全村90%人口為滿族,滿族文化底蘊深厚。
而昔日人們對昔日蔡峪村的評價是蔡峪村村子不大,環境臟差。產業單一,沒有錢花。外村鄙視,閨女不嫁。村民外出,不愿回家。
今天的蔡峪村四面環山,山巒疊嶂,溪水潺潺,林木茂密,植被完好,生態景色宜人。的村莊建設注重對優秀滿族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承,充分體現自然環境之凈美與滿族文化之風韻的完美結合,凈、美、古、特、(宜)居、(宜)游、(經濟)強是蔡峪村新的標簽。
從村南門進入,仿古村莊標識及滿足圖騰“海東青”雕塑遙相呼應,集文化娛樂、滿族民俗展示為一體的休閑廣場更為惹眼。村里孩子們經常玩創拐、踢毽子,觀看碾子、磨,大人們會扭滿族大秧歌,跳寸子舞蹈、教孩子騎馬......
村內多處上百年的滿族四合院保持完好。片開的十幾戶仿古民宅也相繼落成,主街道以以仿古的灰色統一“穿衣戴帽”。蔡峪村內專門打造反映滿族服飾、禮儀、飲食、圖騰及崇德善行的文化墻,讓傳統文化和善行義舉得到滲透。
美景宜人嫵媚生,引得游人紛至來,今天的蔡峪村內不僅生態環境優美,還有了垂釣園、農家樂,這成為河北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。
村里景點有西南15公里的悠樂谷,這里峽谷悠長,峭石嶙立,滿山勁松吐翠,溪水沿峭壁飛馳,桃樹成片點綴,不時有野兔疾馳而過。還有可以自己生火、留宿的茅草屋,可以讓人覺得有置身“世外桃源地”和“悠然見南山”的感覺,可謂悠哉、美哉,居住至此“樂不思蜀”。
文化風情獨特,村里有秀滿族圖騰的鞋墊的傳統,現在村里成立合作社,組織全村婦女加工,將其發展為富民特色產業,產品遠銷唐、承、張等城市,小產業產生大效益,這是鄉村旅游的又一大亮點。
出行路線¦ | 自駕路線 |
---|---|
|
暫無討論 |